
开幕式上,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出席活动并致辞。万钢主席在致辞中指出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守好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李朝晨、科技部科技人才司副司长李昕、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副司长林强出席并先后致辞。
大会的举办受到了国际智能交通行业组织的广泛关注,欧洲智能交通协会首席执行官Joost Vantomme、日本智能交通协会常务理事白土良太、德国柏林经济技术促进组织(Berlin Partner)交通能源创新部部长Thomas Meissner以不同形式向大会的开幕表示祝贺。
来自科技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智能交通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智能交通有关领域专家、学者,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市自治区,以及来自超过40座城市的交通主管部门的同仁和产业界代表出席了大会开幕式。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正逐步成为推动城市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各地积极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低空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的核心板块之一,为各类低空应用的安全和高效飞行提供保障,是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今年以来,全国多个省市地区陆续发布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都提出要大力发展低空基础设施,规模化建设低空起降设施和起降场。在本月初召开的深圳市低空经济基础设施高质量启动会上,相关部门透露在2024年-2026年深圳低空设施投资额将达到120亿以上,到2026年建成低空起降设施1200个以上。
无人机公共起降场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需满足异构无人机高频次同时起降、多用户共用无人机起降场的使用需求。城市复杂环境带来安全挑战,包括安全选址难、进离场结构设计难及运行安全难。为应对这些难题,推进无人机在城市低空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全面提升轻小型无人机起降场的安全评估水平、安全设计水平与安全运行能力,多翼和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西华大学、同济大学共同合作开展了无人机起降场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并将成果申报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技进步奖。在专家组评审阶段,该《城市低空无人机起降场安全评估与运行调度关键技术及应用》课题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此次获得智能交通领域的重量级奖项,也是对多翼团队不断追求低空经济领域科技创新发展的积极肯定。
多翼作为行业稀缺且专业的低空智能航行系统技术提供商,是浙江大学重点培育的“AI+低空”高新科技企业,公司将大模型技术和低空智能航行技术结合,形成了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为低空经济提供基础设施、自动驾驶、智能调度等技术,并持续探索在低空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实践。目前已为深圳市龙华区打造国内首个无人机空港并建设覆盖全域的航行系统、为浙江舟山市规划建设全域低空智能航行系统,打造群岛低空经济综合示范区,并为国网、南网等央国企提供低空智能航行系统。
未来,多翼将继续深耕低空智能航行技术,推动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的深度融合,同时依托于课题产出的关键技术成果加快推广应用,赋能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低空飞行的规模化发展,保障多维度应用场景安全起降,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注:“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国科奖社证字第0225号)设立的,旨在推动我国智能交通行业科技创新,是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办的智能交通行业最高奖项,每年评审和授奖一次,至今已连续开展13年。】